首页 > 保险知识 > 正文

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2024-03-16 19:07:53 | 买保险网

今天买保险网小编整理了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

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可以参照我国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
公务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由所在单位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单位所属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对应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个人不缴费。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公务员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公务员法管理的各级机关(以下简称机关)及其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公务员工伤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中央在京机关参加中央本级工伤保险统筹。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京外单位原则上在属地参保。
第四条 公务员工伤保险费由机关缴纳,相关支出在其基本支出中列支,所需资金列入本级部门预算。公务员个人不缴费。
第五条 机关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公务员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机关缴费费率按照一类行业基准费率确定,并按照各统筹地区费率浮动办法进行浮动。具体费率水平由各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基金收支情况适时调整。
第六条 公务员工伤认定具体情形参照《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公务员工伤认定由机关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权限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应当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可根据属地原则由机关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第七条 公务员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机关所在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具体程序和标准参照《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GB/T16180-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执行。
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申请人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初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 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第八条 公务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除下列情形外,依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公务员依法认定为工伤后继续在机关领取工资的,不享受伤残津贴。
(二)公务员工伤后在机关之间流动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公务员工伤后离开机关的,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关内容享受相关待遇。
第九条 本办法实施前发生工(公)伤的,原则上按照工(公)伤发生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继续由原渠道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
第十条 机关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一管理,不单独列支。
第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为公务员办理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方便个人持卡查询本人参保信息、办理工 伤保险业务、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实现工伤医疗费、工伤康复费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等持卡结算。
第十二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四条 中央在京机关工伤保险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2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以往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均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济南市劳动行政部门是本市行政区域内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本辖区内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社会劳动保险机构负责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待遇审核、给付以及工伤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工作。
卫生、财政、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管理工作。第二章 工伤认定与鉴定第四条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工作的,或者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工作的;
(二)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三)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四)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六)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
(七)因公、参战致残的退伍、复员、转业军人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八)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者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九)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五条 企业应当自发生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下列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驻市辖五区的企业,向市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驻县(市)的企业,向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企业在报送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同时报送由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或者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填写的,并经企业签字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遇有特殊情况,待遇申请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企业拒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上签字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第六条 市、县(市)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认定申请和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并下达《工伤认定书》。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三十日。第七条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向市、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工伤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第八条 市劳动行政部门对经鉴定达到一至十级的伤残职工,发给《职工因工伤残待遇证》;对因工死亡者的供养亲属,发给《供养亲属抚恤证》。第九条 市、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可根据企业或者职工的申请,对工伤职工进行复查,并重新评定伤残等级和护理等级。第三章 工伤保险待遇第十条 职工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或者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治疗费、药费(以下简称医疗费)、市内就医路费由社会劳动保险机构按规定报销。
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由企业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企业按照因公出差标准报销。第十一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1至24个月的工伤医疗期,严重工伤或者职业病需要延长医疗期的,最长不超过36个月。
工伤医疗期由指定治疗工伤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提出意见,经市、县(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并通知企业和工伤职工。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由企业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职工本人受伤前12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工伤医疗期满或者评定伤残等级后应当停发工伤津贴,改为享受伤残待遇。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南京市工伤保险部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按照属地原则参加注册地统筹地区的工伤保 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自2004年1月1日起纳入本市工伤保险范畴。

第三条 本市工伤保险实行市县(区)两级统筹和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

第四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工伤保险工作。市、县(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工作,其下设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卫生、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工会、妇联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

第六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和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确定我市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报市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参保工伤职工的下列费用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一)工伤保险待遇(含工伤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因工死亡职工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因工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二)劳动能力鉴定及相关的医疗检查费用;

(三)工伤康复费用;

(四)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五)法律、法规规定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

第八条 工伤保险经办经费和工伤认定所必需的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部门预算。

第九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职工作为申请人的,应当提交本人的身份证明;工伤职工直系亲属作为申请人的,还应当提交直系亲属证明;用人单位和工会组织作为申请人的,应当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十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劳动合同文本或者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照下列凭证:

(一)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二)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者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等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医疗诊断证明包括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的初诊诊断证明、原始病历、辅助检查报告或者一周内复诊诊断证明。已经住院医疗的,应当提交出院记录。

申请因工死亡认定,还应当提交职工死亡医学诊断证明、户口注销等证明。

第十二条 工伤认定申请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法院或者公安等相关部门、组织首先确认并出具有关证明:

(一)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二)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三)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四)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五)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且在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应当向生产经营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在15日内提交有关证据材料;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进行质证。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证据。用人单位在15日内不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五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或者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认该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或者服用、注射国家管制类精神麻醉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未经依法登记、拼装或者已经达到报废标准机动车的。

前款所称机动车,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登记范围确定。

第十六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对列入医疗卫生专家库的专家实行聘用制。

第十七条 工伤职工鉴定范围包括:

(一)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二)停工留薪期的确认;

(三)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

(四)工伤直接引发的疾病或者并发症的确认;

(五)旧伤复发需继续治疗的确认;

(六)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鉴定;

(七)其他依法应当进行的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八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鉴定需要,可以安排被鉴定人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辅助医学检查,也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医疗专家对被鉴定人的伤位、伤情和功能情况进行查体。

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因被鉴定人不配合导致劳动能力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该次劳动能力鉴定可予以中止。

第十九条 经办机构应当与确定的工伤保险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以下称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并向社会公布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的名单。

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和服务协议,提供治疗和服务。 买保险网

以上就是买保险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公务员工伤保险管理办法(济南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相关推荐